主要面向机械工程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3、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独立运用本领域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数字化设计与分析
2、先进制造技术
3、数控技术与机器人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5、现代车辆检测、试验与控制技术
6、工程材料
7、工业设计
采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集中在校全脱产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理论课程学习阶段,由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负责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经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正式答辩前需经过学院组织的毕业论文报告。
学制3年,理论课程学习不超过1.5年,总学分不少于32分,在特殊情况下可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相应延长学习年限,但最多不超过4年。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完成全部工程实践环节,累计在企业工程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撰写学位论文时间至少为1年。
5.1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修读 学期 | 可选或 必修 | 学分 要求 |
学位课 | 3680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必修 | 至少18学分 |
36800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2 | 必修 | ||
018005001 | 学术道德与职业素养专题 | 1 | 18 | 2 | |||
108000003 | 科技英语翻译 | 1 | 36 | 1 | 必修 | ||
108000004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 1 | 36 | 2 | 必修 | ||
138000005 | 统计方法分析 | 2 | 36 | 1或2 | 三选二 | ||
138000003 | 数值分析 | 2 | 36 | ||||
138000001 | 矩阵论 | 2 | 36 | ||||
018005002 | 试验分析与设计 | 3 | 54 | 1 | 必修 | ||
018005005 | 知识产权与信息检索 | 1 | 18 | 1 | 必修 | ||
018005003 | 计算机辅助分析工程(有限元、adams) | 2 | 36 | 1 | 四选二 | ||
018005004 | 机电控制工程 | 2 | 36 | 1 | |||
168002001 | 材料结构与性能 | 2 | 36 | 1 | |||
168002003 |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 2 | 36 | 1 | |||
选修课 | 018005006 | 工程项目管理 | 1 | 18 | 2 | 必修 | 至少7学分 |
018005007 | 汽车动力学及其控制 | 2 | 36 | 2 | 可选 | ||
018005008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 2 | 36 | 2 | 可选 | ||
018005009 | 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 | 2 | 36 | 2 | 可选 | ||
018005010 | 先进制造技术 | 2 | 36 | 2 | 可选 | ||
018005011 | 弹塑性力学 | 2 | 36 | 2 | 可选 | ||
018005012 | 机器人技术 | 2 | 36 | 2 | 可选 | ||
018005013 | 机械系统动力学 | 2 | 36 | 2 | 可选 | ||
168002002 |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 2 | 36 | 1 | 可选 | ||
168002006 | 塑性成形过程仿真与模拟 | 2 | 36 | 2 | 可选 | ||
168002009 | 体积成形理论及应用 | 2 | 36 | 2 | 可选 | ||
168002010 | 特种成形技术 | 2 | 36 | 2 | 可选 | ||
168002011 | 特种模具制造技术 | 2 | 36 | 2 | 可选 | ||
168002016 | 计算材料学 | 2 | 36 | 2 | 可选 | ||
168002017 | 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技术 | 2 | 36 | 2 | 可选 | ||
学术活动 | 018005014 | 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研究生论坛(整个研究生阶段至少参加6次学术活动,结合活动内容应完成2000字以上研究报告或心得体会不少于3篇。) | 1 | 1-6 | 1学分 | ||
专业实践环节 | 018005015 | 专业综合实践:指导带领本科生完成一项产品创新设计任务;运用工程分析软件完成一个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或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申请一项发明专利或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或参赛作品获省级以上奖(第一、第二完成人需有导师、学生,署名单位为福建工程学院)。 | 5 | 1-6 | 6学分 | ||
018005016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1 | 5 | ||||
补修课 |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 1-4 | 不计学分 | ||||
总学分要求 | 不少于32学分 |
5.2工业设计学院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 | 修读 学期 | 可选或 必修 | 学分 要求 |
学位课 | 3680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必修 | 至少18学分 |
368000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2 | 必修 | ||
018005001 | 学术道德与职业素养专题 | 1 | 18 | 2 | |||
108000003 | 科技英语翻译 | 1 | 36 | 1 | 必修 | ||
108000004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 1 | 36 | 2 | 必修 | ||
208004001 | 设计美学及设计评论 | 2 | 36 | 1或2 | 三选二 | ||
208004002 | 设计动态及文献阅读 | 2 | 36 | ||||
208004003 | 设计历史及理论 | 2 | 36 | ||||
208004004 | 产品表现技法研究 | 3 | 54 | 1 | 必修 | ||
208004005 | 人因工程概论 | 2 | 36 | 2 | 必修 | ||
208004006 | 创新思维与设计方法 | 2 | 36 | 1 | 必修 | ||
018005005 | 知识产权与信息检索 | 1 | 18 | 1 | 必修 | ||
选修课 | 018005006 | 工程项目管理 | 1 | 18 | 2 | 必修 | 至少7学分 |
208004007 | 服务设计专题 | 2 | 36 | 2 | 可选 | ||
208004008 | 智能交互设计研究 | 2 | 36 | 2 | 可选 | ||
208004009 | 创意生活产业专题 | 2 | 36 | 2 | 可选 | ||
208004010 | 福祉设计专题 | 2 | 36 | 2 | 可选 | ||
208004011 | 设计管理与行销 | 2 | 36 | 2 | 可选 | ||
学术活动 | 018005014 | 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研究生论坛(整个研究生阶段至少参加6次学术活动,结合活动内容应完成2000字以上研究报告或心得体会不少于3篇。) | 1 | 1-6 | 1学分 | ||
专业实践环节 | 018005015 | 专业综合实践:指导带领本科生完成一项产品创新设计任务;运用工程分析软件完成一个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或授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申请一项发明专利或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或参赛作品获省级以上奖(第一、第二完成人需有导师、学生,署名单位为福建工程学院)。 | 5 | 1-6 | 6学分 | ||
018005016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 1 | 5 | ||||
补修课 |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环节。 | 1-4 | 不计学分 | ||||
总学分要求 | 不少于32学分 |
学生修完规定的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程,成绩合格,获得了除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环节外全部学分,并通过“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考核后才可取得撰写论文的资格。
学生完成专业实践环节要求,完成论文撰写,经导师、评阅人和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认为达到学位论文合格要求,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其过程及要求详见《福建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形式、内容及撰写要求如下:
论文选题应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具有一定技术难度,能体现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有足够工作量;论文研究应体现作者的知识更新及在具体工程应用中的新意,论文研究结果能对行业,特别是所在单位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新应用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基础性应用研究或预研项目;
(5)工程设计与实施项目;
(6)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7)企业的标准化项目。
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类、产品开发类或试验研究类论文,如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工程专业软件开发、大型工程或特殊的试验等。
(1)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指直接来源于机械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机械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指综合运用机械工程的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设计工具等,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所从事的工程设计。
(3)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指来源于机械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各类应用软件开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4)试验研究类学位论文:针对某个试验对象或试验任务开展的专门大型或特殊试验研究,或目前尚无标准规范的试验方法研究。
专业学位论文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相应地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
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针对研究命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对拟解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数值仿真,要求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研究方法应综合运用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能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文献综述及设计方案、设计报告和设计说明三部分内容。文献综述及设计方案包括在对国内、外同类工程设计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可以是工程图、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表述。设计报告包括基本的设计思路、设计分析和设计依据等。设计说明是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各类辅助性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
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文献综述及研发内容、研发方法和产品成果三部分内容。文献综述及研发内容包括在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综述的基础上对所研发产品进行的功能及需求分析,提出论文研发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技术指标;阐述研发的技术思路与技术原理,给出研发的方案设计、产品详细设计、分析计算或数值仿真等;对产品的试制或量产,以及所进行的各种性能测试等。研发方法包括产品研发的完整工作流程,所采用的科学原理、技术规范和技术手段等。研发成果包括对所研发产品的详细描述,产品所达到的行业规范,以及产品生产所需满足的相应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
试验研究类学位论文可以试验报告的形式体现,一般应包括在国内、外同类试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方案、完成试验设计、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分析等部分内容。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对象、试验目标、试验条件、试验规范、试验技术思路。试验设计包括试验方案的技术实现,即试验平台的设计和测试方法的设计。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分析包括数据处理的数理方法及不确定度分析、对试验结果作客观评价。论文要求试验方法具有先进性,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专业学位论文的结构应符合不同形式的要求,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 万字。
对于论文主体部分,不同形式的学位论文有不同的组成,分别如下: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命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研究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或实验研究,或者进行数值分析。
应用及检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或进行检验,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工作性能进行分析。
总结: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报告:详细描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科学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总结:系统地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给出的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附件:给出设计方案及设计说明。
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的主要工作内容。
研发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功能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地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和校核计算,并对其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及分析。
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开发或试制,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对照产品设计指标进行比较,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总结: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产品研发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对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进一步改善、提高产品性能的方法、手段进行展望。
绪论:对所要进行的试验问题有清晰的描述,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客观的综述,重点分析国内外解决此类实验的代表性方法,阐述所进行试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试验方案:在绪论综述的基础上,比较和分析各种方法优缺点,提出本论文的试验方法或方法体系,并阐述获取试验参数的科学原理和试验的技术思路。
试验设计:详细描述实验方案的技术实现,给出试验平台的设计和测试方法的设计依据和设计结果。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阐述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的不确定度分析。针对试验目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总结:系统地概括试验中所涉及的相关工作及其主要结论,重点描述试验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新规律,简要描述该项试验工作的价值,同时简要给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本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实践环节并通过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论文答辩,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定达到培养目标,可被授予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