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教育要把准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坚定信念,7月2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福建省种业创新中心(琅岐),开展了一场融合专业认知与劳动教育的“田间课堂”实践学习活动,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厚植“三农”情怀。
探秘科技种业:无土栽培与智能浇灌的碰撞
实践首站,队员们置身于现代化的种植大棚。在基地讲解员细致入微的讲解中,先进的农作物无土栽培技术揭开了神秘面纱。队员们尤其关注种业基地运用的半自动化浇灌设备,从工作原理到实践应用,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结合自身机械的专业背景,展开了热烈的提问与探讨。当书本上的机械传动、流体力学等知识与眼前高效运作的农业设备产生直观联动时,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识也更加具象化。
汗水润沃土:亲历地瓜种植的劳动洗礼
实践的第二站,是充满生机勃勃的地瓜种植大棚。在聆听讲解员传授种植技巧并观看示范后,队员们迅速转换角色,跃跃欲试地投入劳动。“怎样控制株距?挖穴多深合适?如何培土压实?”每一个步骤都需细致操作。队员们弯下腰,拿起薯叶,认真地挖穴、扦插、覆土。一把把承载希望的薯叶被细心栽下,一滴滴辛勤的汗水融入土壤。不多时,原本的空地便被整齐的薯叶覆盖,队员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从理论学习到躬身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对农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油然而生敬意,对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理解。
情系“菜篮子”:感悟民之大者为“国之大者”
实践队随后步入基地参观展厅,聆听了一堂深刻的“思政课”。讲解员回溯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任职期间,心系民生福祉,将“菜篮子”工程作为重大关切点强力推动的生动实践。当“‘菜篮子’‘米袋子’,一头连着市民餐桌,一头系着农民收入,既是经济大事,更是政治大事”的谆谆教导在耳畔响起,队员们深受触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政策文献,清晰地展示了民生小事如何聚合为国家战略大事的真实轨迹。这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让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明白了保障基本民生是治国安邦之本,更明晰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头所负的“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砥砺青春担使命,知行合一育新人
“学子携手播良种,党建赋能育新篇”。本次福建省种业创新中心(琅岐)之行,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着力推动党建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强化党支部组织力和战斗力的生动写照。学院始终坚持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深植于育人体系,积极打造各类实践平台,鼓励青年学子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次实践,正是学院引导学生在“自找苦吃”的实践中“出真知”,在广袤田野中锤炼意志、提升素养、厚植情怀的积极探索。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坚定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爱国爱党新时代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