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下午,根据《福建工程学院关于2021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安排的通知》(校人事【2021】23号)通知要求,学院组织申报人员进行述职答辩。专业技术职务评议推荐组对申报人员进行考核、评议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同意推荐查查云飞、张庆永等8位老师申报2021年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员基本情况如附表所示,如有异议,请在规定时间内反馈。
附表:福建工程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申请汇总表——高级
序号 | 工作单位 | 姓名(工号) | 性别 | 出生年月 | 何年何月毕业于何校何专业及学制、学位(含本专科、研究生) | 进校 时间 | 现职称及确定年月 | 现聘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年月 |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 工作主要业绩 | 近五年任职考核情况 | 教学质量测评 | 近5个学年本科理论教学工作量/理论教学总工作量 | 申报何种类型教师 | 继续 教育 | 现从事专业 | 申报该职务的年份 | 申报何专业技术职务 | 申报学科(专业) | 备注 (破格、转聘等须注明) |
1 | 机械学院 | 张庆永(19801682) | 男 | 1980.11 | 1、2002.07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制四年,学士; 2、2009.11 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学制五年,博士(提前攻博);
2005.10-2006.10 美国里海大学访问学者
| 2012.01 | 副教授 2013.07 | 副教授 2013.07 | 1.担任过4 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计14篇,其中:权威刊物 13 篇。(SCI检索4篇,EI检索9篇) 3.正式出版的教材 1 部, 4.67 万字。 4.主持省部级项目8 项(到校经费 236.6 万元),市厅级项目1 项(到校经费9 万元),校级项目4 项,横向项目 1 项(到校经费 5万元)。 5.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项1 项,校级1 项。 6.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 | 2016 合格 2017 优秀 2018 合格 2019 合格 2020 合格
|
| 2016~2017 80/134 2017~2018 128/182 2018~2019 96/186 2019~2020 88/142 2020~2021 72/126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车辆工程 |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 教授 |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正常晋升 |
2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查云飞(19811714) | 男 | 1981.02 | 1.2002.06同济大学机车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制4年,学士; 2.2010.09湖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学制3年,博士; 3.2019.04-2020.04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访问学者。 | 2012.08 | 副教授 2015.07 | 副教授 2015.07 | 1.担任过2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计 13 篇,其中:权威刊物 4 篇、核心 4 篇,或三高论文2篇。 3.正式出版的教材 1 部,撰写 2.93 万字。 4.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到校经费 17万元),市厅级项目1项(到校经费1万元),成果转化项目 1 项(到校经费 10 万元)。 5.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 9项,市厅级项目4项。 6.以第一申请人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参与制订企业标准1项。 7.其他业绩: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突出贡献人物”奖;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单项全国第2名1次、第3名3次;指导学生获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十佳人气奖1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4项;获2015年度福建工程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15、2018年度共青团福建工程学院委员会“共青团良师益友”奖,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6人次;负责的“大学生车辆创新实践基地”获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风传承示范基地”。 | 2016 合格
2017 合格
2018 合格
2019 合格
2020 合格 |
| 2016~2017 104.6/176.6 2017~2018 82.2/154.2 2018~2019 32/32 2019~2020 0/72 2020~2021 38.4/110.4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车辆工程 | 2021年 | 教授 |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正常晋升 |
3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花海燕(19811848) | 女 | 1981.06 | 1.2003.07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学制4年; 2.2014.06福州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制4年,博士。 | 2014.08 | 讲师 2014.08 | 讲师 2014.08 | 1.担任过 4 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计3 篇, 其中:权威刊物 0 篇、核心3 篇,或三高论文 2 篇。 3.主持国家级项目 1 项(到校经费 25 万元),省部级项目 3 项(到校经费 6.6 万元),市厅级项目 1 项(到校经费 0.5 万元),校级项目 3 项。 4.参与国家级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8 项,市厅级项目 1 项,校级项目4项。 5.其他业绩: ①实用新型专利 9 项,其中,第一发明人1 项,第二发明人(学生第一发明人)4 项。 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 3 项,省级 3 项,校级1项。 ③指导学生竞赛获奖,国家级2 项,省级12项。 ④教师本人参加教学竞赛获奖及获表彰荣誉,省级 5 项,校级 1 项,院级 1 项。
| 2016 合格 2017.1-2017.8 合格 2017-2018 优秀 2018-2019 合格 2019-2020 优秀 |
| 2016~2017 372/372 2017~2018 326.6/326.6 2018~2019 265.2/265.2 2019~2020 270.8/270.8 2020~2021 214.8/214.8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21年 | 副教授 |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正常晋升 |
4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冯美艳 (19842094) | 女 | 1984.07 | 1. 2008.06河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制4年,学士; 2. 2013.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博连读5年,博士; 3. 2013.07-2017.08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出站,4年,博士后。
| 2018.09 | 讲师 2018.09 | 讲师 2018.09 | 1.担任过 4 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计 5篇, 其中:权威刊物 2 篇、核心 3篇。 3.主持市厅级项目 1 项(到校经费 0.5万元),横向项目 1 项(到校经费 20 万元),校级项目_1_项(到校经费1万)。 4.参与省部级项目 5 项。 5.其他业绩。作为指导老师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 2018-2019 优秀
|
| 2018~2019 229.05 2019-2020 288.66 2020-2021 266.8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2020年 2021年 | 副教授 | 力学(流体力学) | 正常晋升 |
5 | 机械学院 | 黄旭(19862063) | 男 | 1986.11 | 1.2009.07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学制4年,学士; 2.2012.07福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学制3年,硕士; 3.2018.03福州大学材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学制4年,博士。 | 2018.7 | 讲师 2018.7 | 讲师 2018.7 | 1.担任过 9 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 计 3 篇, 其中:权威刊物 2 篇、核心 1篇,或三高论文 3 篇。 3.主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1项,(到校经费 4.8 万元)主持横向项目 3 项(到校经费 49 万元) 4.参与国家级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9 项,市厅级项目 5 项。
| 2018-2019 优秀 2019-2020 合格 |
| 2018~2019 112/112 2019~2020 208/244 2020~2021 144/196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机械工程 | 2021年 | 副教授 |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 | 正常晋升 |
6 |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洪亮 (19831581) | 男 | 1983.11 | 1.2005.07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专科毕业,学制3年; 2.2007.07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专升本)毕业,学制2年,学士; 3.2010.04福州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学制2.5年,硕士。 | 2010.04 | 讲师 2013.06 | 讲师 2013.06 | 1.担任过 13 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计 8 篇,其中:核心 3 篇、教改论文 4 篇 。 3.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 2 项(到校经费 1.5 万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 1 项(到校经费0.6万元),校级科研项目 1 项,校级教改项目 2 项。 4.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1 项,省级科研项目 9 项,厅级科研项目 5 项,横向科研项目 4 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 1 项。 5.教学成果奖获校级一等奖 1 项。 6.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 12 件、实用新型专利 23 件。 7.第一指导教师共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奖 12 项(其中A类比赛省级二等奖 2 项)。
| 2016 优秀 2017 合格 2018 合格 2019 合格 2020 合格 |
| 2016~2017 80/80 2017~2018 80/80 2018~2019 72/72 2019~2020 152/152 2020~2021 96/96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车辆工程 | 2021年 | 副教授 |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正常晋升 |
7 | 机械学院 | 黄登峰 (19841949) | 男 | 1984.04 | 1.2005.07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学制4年,学士; 2.2007.07福州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硕士(直博); 3.2011.07福州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学制3.5年,博士。
| 2016.07 | 中工2011.10 高工2015.09 高工 2016.07 讲师2019.07 | 讲师2019.07 | 1.担任过 7 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计3篇,其中:权威刊物1篇、核心1篇。 3.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到校经费12万元),市厅级项目1项(到校经费0.5万元)。 4.参与省级项目5项。 5.教学成果奖获校级 1 项。 6.科研成果奖获国家级 1 项,市厅级 1 项。 7. 主持区级项目1 项(批准经费200万元);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校级1项。 | 2016 无 2017 合格 2018 合格 2019 合格 2020 优秀
|
| 2016~2017 120/316 2017~2018 96/363.9 2018~2019 96/379 2019~2020 128/428.8 2020~2021 96/346.8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机械工程 | 2021年 | 副教授 | 机械工程(汽车轻量化、机器人控制) | 正常晋升 |
8 | 机械学院 | 余罗兼 (19821045) | 男 | 1982.01 | 1、2004.07福建农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学制4年,学士; 2、2011.06获福州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学位; 3、2015.09至今,华侨大学机电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 | 2004.07 | 讲师2010.09 | 讲师 2010.09 | 1.担任过5 门本科课程教学。 2.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计8 篇, 其中:权威刊物2篇、核心2 篇。 3.主持省部级项目 1 项(到校经费 3 万元),市厅级项目 2 项(到校经费 0.9 万元)。 4.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 3 项。 5.教学成果奖获校级1项。 6.科研成果奖获省部级 1 项。 7、2011年度福建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8、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二等奖2项,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 9、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校级)。 10、2012年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 11、发明专利3 项,已授权。 | 2016 优秀 2017 合格 2018 合格2019 优秀 2020 合格 |
| 2016~2017 104/321 2017~2018 200/383 2018~2019 256/445 2019~2020 130/330 2020~2021 152/333
| 教学、科研并重
| 完成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2017年 2020年 | 副教授 | 机械工程 | 正常晋升 |
公示期:2021年8月26日至2021年9月1日,联系电话:2286-3543。
2021年8月26日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