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福建工程学院美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者:姚桦发布时间:2021-11-24浏览次数:104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




闽工院〔2021〕教137

未知


关于印发《福建工程学院美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现将《福建工程学院美育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

贯彻执行。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  共青团福建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11121


抄送:。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                 20211123印发

福建工程学院美育工作方案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美育特点,推动美育工作“两结合三融入四保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结合”即以“三个文明”教育为抓手推动美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以多元化艺术活动为载体推动美育工作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三融入”即推动美育工作融入特色专业建设,融入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建设,融入地方文化、校史文化、工程文化建设;“四保障”即不断加大美育工作的经费保障、条件保障、师资保障和政策保障力度。对培养大学生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等价值观进行全面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理解生活方式美,教育他们健康、朴素、大方,充分体现青春美。善于运用各种美的要素,培养大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高他们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推动美育工作“两结合”

(一)以“三个文明”教育为抓手推动美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根据《福建工程学院学生“三个文明”行为规范》、《福建工程学院学生“三个文明”量化考评办法(试行)》、《福建工程学院“课堂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办法》、《福建工程学院“宿舍文明”创建工作综合量化考核办法》及《福建工程学院“网络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办法》等制度文件,在每年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年会上,对年度“三个文明”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依托“亲苍霞轻应用”系统,以学期为单位,对全校学生进行量化考评,并以此数值,设立“文明养成”单项奖学金,引导广大学生向上向善。依托“易班网”开发“三个文明”量化考评操作系统“亲苍霞轻应用”,通过线下督导,线上加(扣)分的方法,以积分的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量化考评,通过奖优惩劣,促进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多元化艺术活动为载体推动美育工作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1.着力丰富美育活动,打造特色品牌。坚持精品创作与大众普及相结合。将立德树人贯穿美育全过程,围绕重要节点、重大事件,开展“我们的新时代”五四巡演等大型文艺演出,打造美育品牌活动,编创舞蹈、话剧等反映时代特征、凸显校本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原创作品,探索美育精品创作,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荣校爱校情感;举办集“思想教育、身心塑造、特长发展、竞赛夺标”于一体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迎新文艺晚会”“新年音乐会”“十佳歌手赛”“舞蹈大赛”“辩论赛”等文化艺术活动;建立“专业类、特长类、大众类”相结合,“广而全、小而特”相互补的学生美育社团,定期举办专场演出、特色活动,营造浓厚的美育实践氛围,构筑“一校多品”美育实践新格局。

2.着力拓展美育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坚持校内与校外美育实践相结合。按照“丰富艺术知识、激发艺术兴趣、增强艺术欣赏能力、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四个维度,加强学生美育实践能力培养,聘请校内外优秀文艺工作者担任学校大学生艺术发展中心指导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内外互补的美育教师工作队伍,坚持日常指导和集中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经典诵写讲”“大学生戏剧节”等各级各类高水平艺术展演活动和竞赛,推进高水平艺术团队建设。结合福建省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中心、福建省文化产业研究与策划中心等学科专业资源,建设“古琴美育”等各类艺术实践工作坊,打造集学生艺术实践、校园文化活动、日常训练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美育场所,推进校大学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等地方剧院、展览馆等文化艺术单位的交流合作,探索联合打造美育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加强与闽剧院、兄弟院校艺术团等院、团的双向互动交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学生走进艺术场馆观看高水平演出等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站上台”的方式,展现学校美育实践成效。

二、推动美育工作“三融入”

(一)推动美育工作融入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学科渗透与融合,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做出相应调整,将美育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美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创新潜能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性人格的养成,引导学生深入的感受美,自由的表达对美的真切感受。

(二)推动美育工作融入课程建设

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设置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模块专门美育课程模块,深入挖掘自我发展、人文素养自我修养、适应社会与生存发展能力、法律教育、中华传统与文化、跨文化交往能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生态与环境意识等模块公选课课程中的美育元素。

(三)推动美育工作融入地方文化、校史文化、工程文化建设

通过汲取学校办学历史、专业建设文化的深厚积淀,以林纾研究带动学校工程文化教育研究和建设,积极打造新的人文社科研究高地,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工程教育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将美育教育渗透到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推进“走近名家、走近经典、走近科学”系列活动和文化“一院一品”工程,组织开展有校领导、知名教授参与的“名师有约”、道德讲堂等品牌活动。充分利用设计学院、人文学、建筑学院专业学科优势,组织开展有关美育活动。

三、推动美育工作“四保障”

(一)经费和条件保障

逐年增加美育工作经费,不断完善美育设施设备。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打造一批品位高雅、艺术性与美学性结合,兼具育人功能,有美丽校园相得益彰的校园人文景观。依托旗山湖公园建设“湖畔型”校园让师生在优美的育人环境中受熏陶、教育。

(二)师资保障

根据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情况,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以外聘客座教授的方式,引进国家级、省级美育专家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进校开展美育讲座及组织高水平大学生艺术团工作。

  1. 政策保障

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满足美育课程在开课、排课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不断提高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积极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