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简介

发布者:机械学院院办发布时间:2019-03-28浏览次数:304

一、平台概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广和数控一代的实施,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在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制造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201810月由福建省科技厅批准为福建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本示范基地以《中国制造2025》和福建省相关政策为指导,围绕福建省装备制造支柱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联合国家一流高校-北京理工大学,促进多学科合作与融合,扎根于相关行业,与福建省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嘉泰数控和国内机器人著名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全资子公司)实现产学研密切结合。基地重点面向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集成系统开展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服务,针对我省重点建设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推进装备智能化和制造智能化,形成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福建省智能装备产学研合作示范。产学研示范基地的建立对加速福建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培育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和产业,培养地方和国家亟需的智能装备的高端专门人才,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品牌,组织实施重点领域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工程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产学研基地共配置39名研发人员其中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23人,中级职称8人,高级技师2人,高级职称比例达74%。基地以福建省闽江学者,北京理工大学高学山教授为技术负责人,福建工程学院彭晋民教授为总负责人。

示范基地下设2个研究室,分别是由彭晋民教授任组长智能装备技术研究室、戴福全副教授任组长的机器人技术及集成应用研究室。示范基地拥有先进数控机床及系统实验平台、机器人力控测试平台、机器人感知技术研发环境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研究环境,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并积极与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充分利用研发平台的人才、技术优势,与数控机床、运用智能制造的制造业企业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成一大批的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经费3千多万元。

二、主任简介

彭晋民,男,1974年生,博士,教授,福建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师。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参与),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任福建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秘书长、泉州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福建省智能装备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负责人、福建省自动化学会监事长。

当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控机床现代设计方法、智能装备设计及其集成应用技术等。完成“面向海西产业集群的服务制造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数控机床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等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以及“数控机床及相关功能部件研发”等3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并完成福建省产学合作项目等纵向课题近20项。

在为福建省地方产业服务中与嘉泰数控、正兴车轮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完成了“门型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具有机内机器人的智能钻铣中心”以及“铝合金车轮自动加工生产线”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智能装备。已授权专利20余项,在《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索引20余篇。

三、主要产学研合作任务

针对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示范基地主要开展如下产学研合作任务。

1.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及产业化

数控机床创新设计开发主要针对提升我省数控机床产品性能提升而建立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环境。主要进行以下领域技术服务:

1)联合企业共同开发高端数控机床,工程中心主要对机床结构、各部件设计方案以及整机动静态性能进行优化,可在短时间内减少企业开发时间,并可对机床进行减重分析设计;

2)联合企业与数控系统厂家,在数控系统中应用工程中心研发的高速高精数控模块,提升机床加工精度和速度,提高机床档次;也可为专门化数控机床开发适合其制造环境的多轴数控系统;

3)为企业产品提出远程设备状态监测、远程故障诊断的终端解决方案,同时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往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而建设企业远程服务平台。

2.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服务

制造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流程都伴随着物料的流动,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重视生产自动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物流自动化,数控机床工件搬运、自动化立体仓库、无人引导小车(AGV)、智能吊挂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中心,智能分拣系统、堆垛机器人、自动辊道系统的应用日趋普及。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运用工业机器人进行工件搬运和输送等技术解决方案及集成技术;

2)智能仓储的解决方案及其优化技术:针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智能仓储的解决方案及其集成技术;

3)智能仓储系统的关键设备控制技术:装卸机器人、AGV、拣货机器人、机械臂配合图像识别技术拣货;

4)智能仓储系统的信息采集与集成技术:包括条形码/RFID/二维码/电子标签、仓储定位等应用,研发基于信息采集与通信集成的便携式装备及其技术。

3.机器人感知技术集成应用

为了赋予工业机器人以智能,机器人感知技术是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关键。随着力觉、视觉、扭矩、触觉等传感器的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程度逐渐提高,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展,完成以往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让机器人感知技术在研究的同时走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服务:

1)运用力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进行装配、磨抛等技术解决方案及集成技术;

2)应用于食品、3C等行业的安全化的人机共融的解决方案及集成技术。

3)运用视觉传感器检测技术,提高产品检测效率和减少人工失误造成的浪费。

4)运用视觉传感器识别技术,通过扫描条形码、二维码、字符、颜色等,通过特征匹配识别。

5)运用视觉传感器测量技术,通过三角测量原理,通过反射物体表面的光线成像,测量物品的表面情况。

6)运用视觉传感器定位技术,通过特征匹配进行定位,软件进行判断位置。

四、示范基地建设目标

1)科研目标

智能制造面临的是国际性的竞争,因此本产学研基地的项目规划本着高起点,有战略性,又要紧贴市场需求的原则,根据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将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与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智能装备及机器人集成技术的相关研究开发工作,同时加强国际国内、省内省外智能装备技术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协作,集中企业和高校的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3年内建成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基地。每年承接政府、科研机构或企业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验证、设计、试验项目5项以上;3年内获批相关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以上。

2)人才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工程,产学研基地的重大工作目标也在于人才的培养和使其取得相应的成果,通过校企联合,该基地必将为我省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目标每年为企业培训1020人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研究技术成果和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有力保证。

高校内设立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技术研究方向,5年内培养硕士研究生15人以上,博士生2-3人,10年内培养硕士生50人,博士生10人以上。

3)交流与合作目标

持续不断地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适应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技术装备,并不断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产品,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5年内引入3-6名一流高校或一流学科技术专家在本基地承担课题(柔性引进)。

五、与企业合作研发的主要项目

示范基地与企业合作承担的项目(2015-2018

序号

产学研合作科技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合作方式

合作单位

立项时间

经济效益(万元)

1

福建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技术开发

7家企业

2015.07

59380

2

面向3C产品制造配置机内机器人的智能钻铣加工中心研发

省科技厅

技术开发

嘉泰数控

2017.04

15000

3

针对3C行业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速小龙门加工中心

泉州市科技局

技术开发

嘉泰数控

2017.05

8000

4

石英钟智能装配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福州市科技局

技术开发

福州瑞达精工

2018.05

600

5

变电设备远程诊断及维护

横向项目

技术开发

福州万维能电

2018.02

280

6

陶瓷杯自动接耳方案设计

横向项目

技术开发

泉州坤泰精工

2018.05

70

示范基地还与北京理工大学、嘉泰数控等单位联合组建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各方指派了技术人员,明确了研发方向和分工,确保基地的研发成果能及时应用于企业并实施转化。